十五载砥砺奋进,十五载春华秋实。15年来,教务处始终坚守教育教学工作的初心、使命,围绕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开创新时代学校改革创新发展担负使命。
平稳有序,规范高效——当好教学运行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教学运行管理是教务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本科教学的基础,运行不牢,地动山摇。相关工作包括培养方案执行全流程——排课、选课、考试、成绩、毕业论文、毕业审核、证书发放与学历学位网信息维护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组织管理——大类招生确定专业、转专业、校内辅修、跨校辅修、二校园交流、留学生选派工作等;学校日常运行相关工作——校历编制、教室资源管理、日常运行调度等。这些最基础的工作直面万余名学生,千余名老师,15年来,始终“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教务管理量大面广,教务科秉承“工作未动,调研先行”的传统,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各项工作方案。如近年来制订了《js6666金沙安全下载学生学籍学历管理实施细则》,形成从“入口”到“出口”的全流程的规范操作;修订《js6666金沙安全下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修订《推免生推荐工作实施办法》,梳理规范工作程序,优化推荐标准。
教学事务工作琐碎,岗位流动不可避免,组织相关岗位逐项梳理业务流程及注意事项,分别编写了万余字的岗位工作指南,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细化各项流程环节,凸显“闭环管理”和“风险意识”,有效促进了上下游岗位的精准衔接,防范了工作交接中的风险。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率
15年来,教务处与时俱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如先后开发并启用了电子可信成绩单系统、学分认定与毕业审核系统、本科生转专业报名系统等,利用信息化技术“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2018年起,大力推进在线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智慧教室建设,教室直录播系统建设等,为疫情下的“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前移工作关口,以学业促就业。如前置毕业审核工作、关注结业学生的选课、考试及成绩情况,进一步提升毕业率;组织监考老师考前“应知应会”测试,促进规范监考,化解作弊风险;以学业预警为抓手,加强学业帮扶,减少学业不合格学生的退学风险。
质量引领,成果显著——当好教学研究的引领者和催化剂
教学研究是教务处的重要职能之一,为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思路和方案。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教学研究。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建设等工作;二是教师发展。包括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比赛,教学改革,水产教指委秘书处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工作;三是质量保障。包括年度质量年报,审核评估等工作。15年来,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各项政策,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本着“教研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取得丰硕成果。
专业建设硕果累累
进一步深化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更加适应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我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08年至今,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市级15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专业5个,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上海市首批虚拟教研建设试点2个。到2025年,完成优化调整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计划停招或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4-6个。到2025年,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计划新增上海与临港新片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或新兴产业领域专业1-3个。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多年来,学校坚持分类建设,体现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2008年至今,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市级一流课程2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24门。立项建设市级重点课程137门。市级优质在线课程3门,示范案例2项,示范性全英语14门。纳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在线课程18门。
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突破。2017年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2019年水产与生命学院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2020年,学校入选上海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建设学校、海洋科学学院获批上海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建设学院,2022年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教学名师1名、示范团队4个,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3门,上海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1门。
教材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选用使用等方面主体责任,修订了《js6666金沙安全下载教材管理办法》和《js6666金沙安全下载教材选用实施细则》。2008年至今,荣获国家级规划教材9本,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8本、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先进个人1人。入选农业农村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批)23本,“十三五”规划教材(2批)24本,“十四五”规划教材(第1批)18本,获批首届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本,获批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研究项目5个。近5年,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50余本。
教学成果奖实现新突破。2008年至今,共获得上海市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项。
教师发展与时俱进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力量。近年来,学校着力建设“政治强、站位高、视野宽、五术精”的教师队伍。2008年以来,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共五届)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1项。荣获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共三届)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优秀奖3项。荣获首届上海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教改项目建设稳中有升。2008年以来,获批国家级教改项目5项。其中,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获批市级本科重点教改项目32个。此外,获批上海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4个,上海市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个,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上海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
质量保障稳中有进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内核”问题,通过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高校内部的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学校每年度发布《js6666金沙安全下载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并针对上海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上一学年的质量年报评议意见开展整改,完成并提交整改落实报告。学校2018年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到了上海市属特色高校建设的前列。2024年学校将迎来新一轮的以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为重点、以促进学校全员有机育人机制与质量文化的建立为特点的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学校正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开展迎评促建准备工作。
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当好教学质量提升的“智慧引擎”
2022年初,学校成立OBE研究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动态和理论研究,引导和促进学校系统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聚焦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在成果导向理念指引下,学校全面修订2022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重构了基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持续改进”核心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组建了一支深刻理解OBE理念、熟悉OBE教学过程和规范、热心推动教学改革的校级专家队伍,汇编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OBE理念培训课程资源,形成了“每个学院都至少有一名OBE理念研究和实施专家、每个专业有一系列按照OBE理念建设的课程、专任教师至少有一门按照OBE理念实施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局面,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迄今,我校有23个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校总数53%。工程认证方面,4个专业顺利通过认证,2个专业认证申请获受理;新文科认证方面,1个专业进入专家进校考察环节,1个专业新提交申请;国际认证方面,2个专业获认证通过,3个专业认证正在进行中。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已经内化为引领学校打造一流专业的强力引擎。
开拓创新、硕果累累——当好创新创业的“服务员”和“粘合剂”
学校自2007年实施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以来,持续建立健全机制、建设课程教材、开放共享资源,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搭建各类论坛、训练营等交流平台,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完善创新创业体系
2012年,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又发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同年将创新创业教育由1学分调增为2学分,每年开设100余门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016年,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目前已有近5000人认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
自2012年首次立项25项学科竞赛以来,至今已立项覆盖全部专业的赛事100多项,同时以“激发优秀、促进均衡”为原则,多次完善、优化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
学校在评优、聘任等工作中对指导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有特别贡献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在推免生遴选工作中,将学生相关获奖、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纳入加分范围,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综合改革。
点面结合,成效显著
15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多项创新创业类荣誉、称号。2012年学校加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年荣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迄今共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33项,累计9次13个项目获得参与国家级创新年会的资格,并多次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最佳创意项目奖”,入围项目数和获奖质量在上海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积极参与上海市教委于2016发起的“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连续6年获得优秀组织奖。2017年获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入选上海市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各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水产与生命学院开设“科研素养课”,推动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走进实验室;选拔学生开展“卓越班”教学试点,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20多篇。海洋科学学院每年选拔近30名学生组成“创新培育班”,开展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以人工智能鱼项目为例,该项目历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挑战杯、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0多项,包括海龟、蝠鲼、海蛇在类的各类机器鱼在各类比赛中吸引了新民晚报、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扩大了学校影响力。
近年来,学生在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活动中的参与率超60%,每年获省市级三等奖及以上的获奖数超600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获奖数量与质量均稳中有升。
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当好学生成才就业的“引路人”
产教融合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
远洋渔业学院已经开花结果
2012年,学校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发挥我校在现代渔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作用,联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中国水产有限公司、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远洋渔业学院。学院实行由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基础课程学习依托学校的公共教育资源,专业课学习由学院专任教师授课,实践类的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全部课程中,实践类比重相比其类似专业更为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校园教育的围栏,充分融入企业、融入社会。远洋渔业学院已运行11年,组织架构完整,发展定位准确,运行机制健全。
目前远洋渔业学院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的示范基地。自成立以来,累计培养远洋渔业专业本科生177名,社会相关专业培训学员8000余名,他们已经成为中水、上水等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管理及生产骨干力量。2021年,远洋渔业学院入选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2022年,远洋渔业学院入选“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名单。
三大融合平台开始破土发芽
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力量,重点培育和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信创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个产教融合平台方向。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教融合平台已经与相关企业签署产教融合协议26份(其中,临港新片区14份)。开展产教融合科研课题32项,合作金额超过1亿元,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讲座受众超过5000人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形成“海洋生物制药实验教学中心” “临港生物制药现代产业学院”“js6666金沙安全下载-纤连产教融合基地”“临港新片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性平台”、“舟山东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斑马鱼基因编辑与药物筛选一站式服务平台”“深渊和深海微生物研究平台”“食品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校内外教学研究平台。
近年来,学校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家佳宝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卡贝尼新材料科技、上海华力、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创新基地、协同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等共建合作,推进本科生长周期项目化实践,为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科学规范、质量提升——当好学校获取优质生源的守门人
生源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近年来,学校逐步厘清招生工作的客观规律,创新方式方法,形成适合人才培养的“技术路线”,提高生源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工作体系持续完善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招考改革,守护平安高考,创建阳光高考。围绕招生录取,完善招生考试、加强招生宣传,构建“一体两翼”招生工作体系,抓牢生源获取、规范操作两条主线,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生源结构持续优化
响应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实施中西部协作计划,调整国家(农村)专项计划,2013年起取消专科招生、2021年取消专升本招生,2015年新增春季招生、2020年新增港澳台华侨招生项目,生源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坚持拓宽基础、多元选择,2011年起开始大类招生,形成了以竞争机制为主导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分流机制。学校不断优化转专业政策,准许学生在第一、二学年申请转专业。
生源质量持续提高
一志愿率不断提高。其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会计学专业的一志愿率分别达到99.7%、98.9%。
一本线(特控线)上考生比例逐年大幅提升。学校进入“双一流”以来,本科的录取分数明显提高,2021年,学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一本”招生(改革省份不分批次)。在上海,超一本线(特控线)考生比例提高到38%。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过去十五年,是学校本科教育砥砺奋进的十五年,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深造率逐年攀升,为社会各界输送了4万多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守人才培养核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特色内涵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奋力开创一流本科教育新局面!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