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6666金沙安全下载_官方版|首页

进发“海上”小院,看“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变

发布日期:2023-08-21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52设置

夏季弧菌大爆发,js6666金沙安全下载师生在“福建闽威花鲈科技小院”施展奇招,妙手救鱼。

古代诗人曾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称赞其体态和味道。一直以来,花鲈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鲜美的味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鲈鱼的养殖却面临着种质退化、病害增多等一系列难题。

烈日炎炎之下,针对夏季弧菌爆发引起鱼类死亡严重的问题,水产与生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旭雄、副书记张亚琼、水生生物系主任鲍宝龙教授,工程学院副院长许竞翔等一行师生来到了福建闽威花鲈科技小院。此行他们带来了实验室最新研发的弧菌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抗弧菌免疫增强剂和水下机器人,为产业发展、养殖渔民提供第一手的帮助。

检测试纸在手,弧菌现场监测有对策

夏季高温与多营养物质的重叠效应导致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增多,极易导致弧菌病的发生,夏季花鲈、大黄鱼弧菌病造成的死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养殖渔民的经济收入。鲍宝龙实验室针对此现状,开发了基于RAA的弧菌侧向层析试纸条,该试纸灵敏度媲美于定量PCR,但更加快速,45分钟就能测定花鲈养殖水样的弧菌总量,且不需要昂贵设备,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便捷等优点,尤其当夏季海水养殖网箱弧菌数量急剧增加,该试纸可第一时间预警弧菌病的爆发,帮助渔民及时改进相应养殖措施,减少渔民的损失。

养殖鱼类大量死亡

科技小院学生现场采集水样现场监测

花鲈养殖水体弧菌浓度快速检测结果

减毒弧菌免疫增强剂,助力花鲈养殖绿色发展

弧菌病的发生,除了加强水体弧菌监测以外,是否有更好的预防措施呢?鲍宝龙针对花鲈弧菌病开发了免疫增强剂。此次来到福建闽威花鲈科技小院,水产与生命学院研究生房启童、朱彦琳看到大规模的花鲈和大黄鱼的养殖鱼排,一大片深海养鱼网箱,内心无比激动,感觉这里就好像科研的天堂。“在实验室中我们设计实验、开发新技术,这次来到这片广阔的养殖鱼排,是真正在大海中、在生产实践中中检验我们的成果,特别是在生产一线防治花鲈弧菌病效果得到了渔民的任可,成就感爆棚。”

一个多月的海上鱼排养殖实验表明,鲍宝龙团队开发的花鲈抗鳗弧菌饲料免疫增强剂,花鲈死亡率降低了63%,取得了非常好的抗弧菌病的效果,接下来,将依托福建花鲈闽威科技小院,早日推广应用到周边及全国花鲈养殖户,帮助他们减少损失,提高收入。

科技小院师生讨论弧菌免疫增强剂发酵生产情况

师生和渔民在花鲈弧菌免疫增强剂示范应用现场

水下机器人加AI,助力花鲈健康养殖进入智慧渔业

为了维持海水网箱渔场的正常运营,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监控和管理,以免出现养殖问题。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枭通过团队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对夏季海水网箱中花鲈活动以及养殖网箱水环境的浊度、温度、PH值、含氧量等影响花鲈生长状况的关键数据进行监测。并基于采集的图像数据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范嘉文通过水下图像识别技术对花鲈表型、摄食、聚群、行为等开展研究,并利用深度学习,可第一时间了解花鲈弧菌病发生情况。后续,工程学院科研师生团队将继续围绕海水网箱养殖,通过依托闽威科技小院,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到渔业生产中,提升渔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降低渔民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渔民离岸高效养殖管理。

学生正在操作水下机器人监测网箱花鲈活动

以科技小院为平台,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

花鲈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年养殖产量达到20万吨,位列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前3位。福建闽威花鲈科技小院依托的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花鲈养殖和加工的龙头企业,带领当地花鲈养殖农户致富,造福一方百姓。在实地考察过程中,js6666金沙安全下载师生与闽威集团就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交流。

闽威集团方秀董事长表示科技小院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未来要在科技小院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渔业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渔业智慧养殖产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渔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黄旭雄指出种源创新、中央厨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首先解决种源“卡脖子”的问题,破旧立新、自主攻关;另一方面,中央厨房处于预制菜供应链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是实现农产品食品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创新、共享等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其发展既满足了现代社会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又与现代渔业供应链体系建设趋势紧密契合。此外,座谈会还聚焦了“人才储备与培养”这一议题,探讨高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打通产业相关人才的层次提升通道,提高企业职工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与闽威集团深化校企合作研讨

未来,要逐步实现“建好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的理想,不仅要勤于动手劳作,还要勤于学习创新,努力掌握科技手段,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及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助力“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变。

(撰稿:朱彦琳 房启童 翟斯凡;摄影:翟斯凡)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