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新民晚报在显要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就渔业救灾工作采访我校王武教授的报道。采访中,王武教授呼吁修改农业科技、教学人员的考评标准,让更多的科技人员带着最新的科研成果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3月5日,文汇报也刊载了王武教授指导渔业灾后生产工作的访问报道。现摘登新民晚报报道如下:
赴鄂皖参加救灾的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王武教授呼吁——
别让论文卡住农科人员下乡的脚步
(记者 钱滢瓅) “养殖户团团围住我们,睁大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问这问那。”刚结束了鄂皖之行,农业部渔业科技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上海水产大学的王武教授忘不了养殖户们的眼神,心存愧疚,“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不难解决,难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科技人员下乡太少了!”
王武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呼吁:别让一张张论文考评表卡住农业科研人员下乡的脚步!
教授们什么时候再来?
身为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年逾六十的王武教授每年有近4个月在鱼塘边“上班”。
今年冬天,我国许多省份遭遇雨雪冰冻灾害,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由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组成的渔业科技救灾专家组,于2月21日至26日赴湖北和安徽两省,深入水产养殖灾区,为灾后恢复生产作技术指导。
每到一处,专家们不讲大道理,只讲怎么解决鱼蟹养殖中的具体问题。他们被一群群求知若渴的养殖户包围起来,“教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农民兄弟们问得真诚。
王武记得,在湖北仙桃,他亲见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坐在鱼塘边,欲哭无泪,十几亩鱼塘上,飘着白茫茫一片死鱼。原因很简单,鱼塘太浅。王武说,其实每个养殖户遇到的问题都不难解决,只是缺乏科学指导,他们殷切期望我们科技人员能经常下乡为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农科人员忙着发论文
王武坦言,现在经常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都是一些“老面孔”,年轻教师、博士下渔区的很少。“他们不是不愿意下乡,而是我们的科研、教学评估体系‘绑’住了他们。”
据了解,目前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教学评估体系是效仿中科院和重点高校的办法搞的,强调多出大奖,多出SCI(国际权威科技文献检索系统)论文,这样在考评中才能拿高分,而下乡开展科技服务,则被列入社会活动,分数很低甚至不算分。
“是这张不完整的考评表将大量的农业科技、教学人员束缚在高楼深院内。这种政策导向使我们的农业科技、教学人员只把眼睛盯住SCI论文。”王武诘问:农业科技、教学人员的服务对象,究竟是农民,还是SCI?
打破“最后一公里”瓶颈
王武说,农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他建议修改农业科技、教学人员的考评标准,将为农业科技服务、为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列为重要考核指标。
中国的科技推广,一直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据了解,在美国、西欧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直接设置在农业院校内,教师除了要开展教学、科研,推广也是他们的使命——将最新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再从实际中带回新的课题立项研究。
如今已经“超龄服役”的王武,希望中国的农业科技、教学人员能多花点时间下到田头走走,帮帮农民兄弟们。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