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6666金沙安全下载_官方版|首页

第667期校报将刊登十七大学习文章:建设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是关键

发布日期:2007-12-19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503设置

      即将出版的我校校报第667期将刊登我校教师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建设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是关键》一文,该文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师资的一系列对策,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现全文刊登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我校在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重中之重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新近由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谢丽娟题写书名,党委书记叶骏、校长潘迎捷主编的《湛湛人生》一书,限于时间、篇幅选取了我校73位学者,从一个侧面介绍其事迹。这些专家围绕特色做文章,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造就了我校在全国水产界的影响。由此让人想到要办好一所大学,人才是关键;要办出特色,建设高水平特色人才队伍是核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要有“敬业爱国”精神。这是做好事业的前提和根本。没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事业心、进取心,没有教育与科研的饱满热情,没有孜孜以求、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仅做不好工作,更做不好事业。“敬业爱国”是水大精神的传统。从朱元鼎、侯朝海,到《湛湛人生》的73位学者。他们秉承“敬业爱国”精神,在鱼类学、捕捞学、水产品加工与利用、渔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朱元鼎教授一心一意要发展中国的鱼类学事业,在鱼类学领域贡献卓著,成为我国鱼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侯朝海为我国的水产教育事业不顾家门,呕心沥血;骆启荣教授生前研究生物,身后亦献身医学事业,成为上海第一位志愿遗体捐献者,触发了上海遗体捐献事业。“敬业爱国”在学校具体体现为“敬业爱岗”,就是怀着一份事业心做好份内工作。
      其次,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重在“术有专攻”。这里的术有专攻就是特色和优势。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一所高校如果没有自身优势和特色,不仅无法更好地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而一所高校的特色和优势,集中体现在师资队伍的特色和优势上,体现在学科发展的高度和活力上。这支队伍不仅具有学科上的特色,领先全国的学科实力或潜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具有永葆优势的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骆肇荛教授痴心水产品加工事业,探索无止境,使我校的水产品加工学科历久弥新,蒸蒸日上;王尧耕教授瞄准鱿鱼钓渔业持之以恒,通过技术攻关开辟出鱿钓这一新产业;臧维玲教授与渔民同吃同住同生产,执著于养殖水环境研究,成果斐然。当然,强调特色和优势不等于唯特色和优势。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今天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也受制于这一规律。因此,在强调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培育新兴学科,发展边缘学科,从而开辟新的特色和优势。我校的海洋遥感、食品经济等学科,可以说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其三,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要善于“艰苦奋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探究科学奥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气概,即使方向正确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就。现在有些人过于强调客观困难而忽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从居里夫人到两弹元勋,他们的工作条件在当时可谓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但这并没有使他们退缩,反而愈挫愈勇。我校的谭玉钧教授为突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难题,奔走渔村,历尽艰苦;王素娟教授不顾巾帼之躯,深入海岛渔村,攻克海带南移难题;季星辉教授为发展我国远洋渔业事业“三战西非”,在海外痛失爱妻。正是有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才使我们这样一所教师规模较小的高校,反而取得众多国家与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再者,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要有合理的“队伍结构”。结构包括年龄、学缘、专业技术职务3个主要方面。年龄结构就是老中青搭配合理,形成梯度有序的科研队伍,以便学风传承和事业可持续发展。学缘结构就是人员来源广泛,学历层次较高,专业背景多元。尤其是留学人员和名校毕业生占绝对优势。这不仅可以确保团队的国际视野,而且可以吸纳名校文化。我校目前学有所成的知名教授,绝大多数都有留学或国外进修背景。同时,学缘结构也强调学科的多元化。要有文理交叉、沟通的资源和氛围。养分贫瘠的土壤长不出参天大树。假若我校水产养殖学科的师资背景都是水产养殖,其结果势必会适得其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就是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朱元鼎教授的成功在于构建了一支得力队伍。他通过培养孟庆闻、苏锦祥、伍汉霖等后学,形成了一支研究鱼类学的中坚力量,从而凸显我校在全国鱼类学界的地位和影响,今天更形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鱼类学”教学研究队伍;乐美龙教授积极探索远洋渔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为我国的远洋渔业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而且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老中青搭配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影响着机制,影响着小环境,影响着效率。历史上我校受搬迁厦门的影响,致使师资结构出现断层,阻碍了事业发展,甚至对当前发展都留下了阴影。这几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正是得益于师资队伍的明显改善。李家乐、严兴洪、陈新军等众多中青年学者迅速成长。
      最后,建设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要有良好的“事业环境”。事业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就是有事业发展的机制保障,有严谨治学的科学氛围,有公平公正的事业发展平台,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宽容失败”的冗余政策,有快速周到的学校服务等。硬环境,就是功能合理的办公环境、实验环境。2008年我校将搬迁临港新校区。可以说,在校园面积、工作环境上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好机遇。一座1600多亩的美丽校园和功能更为合理、面积更为宽敞的教学、研究设施,为各位满怀事业抱负的水大人,提供了更为优越的事业空间。有了这样的“事业环境”,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定会呈现更加引人瞩目的成效。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是时代需要,学校自身发展需要,也是我校每位师生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今天,在学校领导下,更有李思发、王武教授等睿智进取的“领航员”,与大家同舟共济,攀越新高峰。正是在“敬业爱国”精神的激励下,在一批又一批学者的努力下,我校才形成了今天的特色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目标既是我们的追求,更关乎我们的形象。除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措施,高水平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更有赖于每位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事业意识,有赖于大家齐心协力,服从大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这样,才会有高水平的特色师资队伍,才能早日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希望《湛湛人生》的出版不是句号,而是精神的延续、文化的延续、事业的延续!

(宣传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