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6666金沙安全下载_官方版|首页

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马文苑老师回忆文章

发布日期:2007-11-02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3036设置

昨天出版的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登载了我校老教师马文苑的回忆文章,现全文转摘如下,以飨读者。

    1952年11月1日,“上海水产学院”正式定名,迁至上海市军工路334号。
    
    那时学校地处偏僻,周围没有什么高大建筑,如果你站在军工路平凉路口向北望去,除去两根工厂的烟囱外,能看到的最高建筑就是学校的水塔。当年校外最值得留恋的地方就是“白洋淀”,它位于国棉十九厂后面,正好在我们老校门前面,出了校门过“碎石子路”再过一座小木桥大约还有100米就到了。这里虽不是学校的范围,但很幽静,没有什么人,更没有汽车。特别是春天桃绿、鸟语花香的季节有很多同学在这儿温课或散步。1955年,当时市里给了学校一个条件不错的养殖场,也就是现在的杨浦公园,今天在杨浦公园正门东边有一幢爬满“长春藤”的上层楼房,这就是当年养殖场的办公楼。
    
    最初水产学院的办学条件并不很理想,“北教育大楼”、“南教育大楼”以及“养殖实验大楼”这三幢是当时仅有的教学用房。我们的合班课很多基本上都是在“小饭厅”上的。学校有一幢很漂亮的“办公楼”,位于现“食品学院”大楼处,还有一幢“简易铁皮圆顶房”,是图书资料室,位置在“养殖实验楼”南面空地上,其中“阅览室”很小,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但天天开放,去看杂志看报的人也不少。由军工路老校门进来向北有一间很小的“小卖部”主要卖文化用品,别看它小,这是学生会自己办的,从“经理”到“伙计”都是学生自己担任,所以一上课“小卖部”就关门。从小卖部往北就是“小饭厅”,这里也是学生会“管辖”的地方,怎样让学生吃得好、吃得省、吃得开心,去安徽买牛肉、去太仓买猪肉,办得是热火朝天,在学生会竞选时“如何办好伙食”也成了必要条件。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学校在“小黄浦江”江边建有一“水上操场”,有一座木质码头、橄榄艇、木帆船以及一些小型木舢板等。我们每周有半天“操艇课”。在岸上沿着小黄浦江边往南走到“益民食品厂”也就是今天的“梅林厂”为止,这块地方是我们的“大操场”,其实“大操场”很小,跑道只有250米,10000米赛要跑40圈,但我们的第一次运动会就在这里举办的。初创时期的水产学院地方不大,全院最高建筑也不过二层楼,到1957年才向北发展盖了“图书馆”、“养殖大楼”、“加工大楼”,都是三层的,到1960年前后才盖了五层的“中心大楼”。

(宣传部)

返回原图
/